:::
作者簡介
謝祿宜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胡詠新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諮詢小組委員
李祈恩 組長,芥菜種會南區服務中心
陳皇廷 社工師,嘉義基督教醫院
吳秉翰 組長,芥菜種會臺南工作站
黃盈豪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最近更新日期 :2020/04/10
臺灣經常會面臨到自然與人為的災害風險,而非營利組織也從未在災害援助工作中缺席,但是災害援助工作卻是到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才受到社會高度的重視;到了2009年的八八水災,則有更多以社會福利服務為例行工作的非營利組織加入災害援助工作,並在不同的災害階段中提供服務。
作者簡介
謝祿宜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胡詠新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諮詢小組委員
李祈恩 組長,芥菜種會南區服務中心
陳皇廷 社工師,嘉義基督教醫院
吳秉翰 組長,芥菜種會臺南工作站
黃盈豪 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位學程助理教授